实现“万亿级城市”跃升之后南通发展路径的建议
《科技工作者建议》第1期(总第111期) 2021年1月26日
来源:南通市科协 发布时间:2022-07-25

2020年南通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之后,城市发展跃升至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比分析苏州、青岛、宁波、无锡和佛山等五个城市在迈入“万亿级城市”序列之后的转型发展路径,我们建议“十四五”时期,南通在创新人才本土化培养机制改革、产业基础高级化及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拓宽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和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等四个方面,还需加大、加强、加深跃升发展的力度、强度和广度。

一、苏州等五个城市的万亿级城市转型发展路径

1.引擎转型,促城市发展模式跃升。创新和消费依然是五个 “万亿级城市”发展的主引擎,不同于一般城市,它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创新平台载体提升。苏州、佛山、宁波等迈入“万亿级城市”前后,无一例外地加快重点产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夯实创新基础。如2017年,青岛全力推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速列车创新高地;2018年5月,计划五年投资55亿元的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季华实验室)首批专职运营团队进驻佛山;宁波也先后引进共建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等一批高水平院所;2020年6月总占地面积500亩、新增投入不低于200亿元的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正式揭牌。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本土化转型。佛山、苏州、宁波、无锡等万亿级城市在本地无“985”“211”大学,且大学数量较少的前提下,积极和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办分校,办硕士、博士实训实习站点,竭力打造创新人才本土化培养新模式,扭转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基本从外地引进,高端人才留不住、留不久等不利局面。三是创新生态提升。五个重点“万亿级城市”均在积极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营造最优创新生态。如苏州,2012年即建成长三角地区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苏州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创建多个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宁波、苏州、佛山等均加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出台多项“暖企”“惠企”措施,积极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是消费数字化转型。无锡市加快完善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建立健全产品服务标准和消费信用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建设等。

2.支撑转型,促城市发展能级跃升。第一,产业发展更加集中于培育和发展大体量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佛山以培育超万亿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抓手,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家电、家具、铝型材、纺织等传统产业高级化,促进通用装备、专用装备、环保装备等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第二,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点高、速度快且目标明确。宁波实施“3433”服务业倍增发展行动,致力将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宁波舟山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强港,大力培育航运大数据、航运金融、海事法律服务等高端航运服务业等。第三,更加注重产业发展高品质和优品牌。佛山开展制造品质革命,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致力把佛山制造打造成为中国制造最高品质。第四,“两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宁波出台数字宁波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世界数字经济大会,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产业园开工建设,支持新一代人工智能、软件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快5G应用和产业化。

3.城市转型,促地区综合竞争力跃升。迈入“万亿级城市”行列,意味着城市层级、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和城市影响力的提档升级。设区市的城市转型,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注重协调、共享发展,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五个城市经济总量即将或已经迈入万亿级城市序列后,纷纷通过空间布局调整优化,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苏州2012年即实施行政区划重大调整,撤销平江、沧浪、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成立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撤销吴江市,设立吴江区,进一步加强主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份额。第二,通过一系列国家级平台载体创建和世界级展会创办,提升城市发展层级。佛山被国家发改委定为我国首个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功举办第四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第十届国际发明展、中国安全产业大会等重大展会活动等。第三,通过打造特色地区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佛山深化国家文化消费城市试点,举办文化消费季活动,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品牌。通过创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做大做强地区文化平台等。

二、“十四五”南通实现城市跃升之后的发展路径选择

1.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增进城市跃升的动力。根据省委书记娄勤俭关于建设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要求,给予政策、人才、经费的有力支撑。实施“四个深化改革”,即深化创新人才本土化培育机制改革,依托“万亿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长三角核心区支点城市为引领,强化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最大的诚意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联合办学,通过办分院、分校、教学点等多种形式,加快创新人才本土化培育;深化户籍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加大对青年人口、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扶持激励力度;深化产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的投融资和监管机制的改革开放,夯实青年人创新创业就业的产业基础;深化现代服务业改革开放,拓展城市服务青年人生产、生活的各种功能,建设有利于青年人发展的城市文化体系,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让年轻人愿意来、待得住、有盼头、谋发展。

2.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增强城市跃升的支撑。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特色制造业基础能力提升,着力在核心技术、基础材料、人才队伍、新型基础设施(即大数据运用、工业物联网、创新创业环境)等领域加大投入引进力度,补齐产业发展基础的短板。紧盯前沿科技,谋划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创新发展制高点。精心培育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市场需求引导创新方向,强化技术、产品、服务与市场之间的耦合互动模式,以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为突破口,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向的创新尝试,增强企业多种基础创新实力。积极鼓励南通企业加入区域产业链集群,通过“大、智、物、移、云”等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传统优势产业的业务流程和生产方式重组升级,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规模达亿级以上的优势制造业产业链集群。建立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评估体系,对产业链、关键技术进行全面调查评估,提升风险可控、处置有效的产业链安全保障能力。

3.弘扬“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通商精神,夯实南通城市跃升的基础。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自觉将企业生产经营融入“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中,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优势,一方面重点开发适应内需市场的新技术、新产品,开拓国内市场,培育国内市场需求,补国内市场开拓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通过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以数字化技术和模式加快培育自主品牌,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堵点、痛点、断点,形成国际国内协调均衡发展双循环新格局,为企业跨越发展创造新机遇。此外,政府应加快实施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双创”支撑平台项目,完善地区间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强化平台功能,畅通创新能力对接转化渠道,实现长三角地区企业间多维度、多触点的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4.以数字化拓展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新渠道,确保城市跃升成果的可持续。运用5G和工业互联网技术,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企业,稳定南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为提升居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奠定基础。鼓励各县市区根据资源禀赋,激发市场活力,促进 “夜经济”、“地摊经济”、“特色集市”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另一方面以新供给推进新需求,促进城乡居民消费转型。积极推进南通主城区与县市区之间快速交通网络扩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健康养老机构的改建扩建、工业、服务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项目,以新消费催生新供给,打造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对老年人、城乡低保人员的保障力度,减轻城乡居民养老、医疗的后顾之忧,提高城乡居民转移性净收入。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需求侧的高质量提升,推动居民消费和项目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国民经济运行新秩序,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作者: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南通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副教授 李汝

责任编辑:严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