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及地方联系服务院士工作的意见建议
发布时间:2016-10-13

 

 科技工作者建议

 

第1期(总第92期)

南通市科学技术协会编                           2015年4月16日

                                

关于南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及地方联系服务院士工作的意见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原主任、研究员

江苏奥蓝工程玻璃有限公司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领衔院士              沈学础

在认真学习了2014年南通政府工作报告以后,对南通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深感欣慰,作为南通院士工作站领衔院士之一,也同时感到非常的自豪。

中国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正在形成新的模式。在我看来,国家推进科技为生产力服务可以分为下述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家制订宏观政策,把创新任务交给大学研究所。确实取得了一些高大上的成果。然而,这些成果大部分留在了研究阶段,变成了大批专利,但因为不接地气而没法进行产业推广。

第二阶段:由地方政府资助、企业主导、大学研究所配合的创新活动。像这样一类活动是契合需求的,确实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的生产、效率及转型发展的现实问题。但因企业面临恶劣的市场竞争,只能顾到眼前,很难从产业发展的高度上来组织研发工作。所以,问题解决了,企业的研发工作也就停止了。

第三阶段:引入高端创新人才:江海人才、双创人才、创新团队、院士工作站等等。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从解决问题转为帮助企业培养创新能力,包括建立创新体系,培训研发团队等。然而,上述人才仅限于为引进他们的企业服务,如果这个企业家没有更多的前瞻创新能力的话,这些人才在完成他们的既定任务以后,就又哪里来回哪里去了。并没有办法为南通的其他同类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当然这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浪费了南通政府为引入这些人才所花费的努力和资源。

所以,我个人认为,南通政府应该将这些人才作为政府的资源,而不是企业的资源,根据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六大“千亿级产业”,请他们不断地出谋划策,为他们找到进一步的科技合作领域和项目,我建议将这个方法加入到南通的创新体系建设当中。具体来说如下:

1、为了让南通引入的人才能够在项目完成以后,留在南通,持续地为南通经济服务,我建议,南通应该根据自我发展的需求,制订一个“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规划,要求企业提出具体的创新需求,并在汇总以后发给这些人才,请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以及牵线搭桥实现新的项目合作。

2、同时,建一个院士工作站的网站平台,并组织定期的交流和评估,把评估信息放到网站上,院士就能随时跟踪企业在院士工作站上的工作进展,以及政府对工作站的评价,这会大大方便院士本人随时提供反馈意见。同时,通过这个网站,院士还能了解其他院士工作站的情况,加强各院士及各工作站之间的交流。

3、习主席要求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因此上海会加大投入,聚集更多的创新人才。这是任何其他地区包括南通都不可能复制的。如何利用地区优势,将上海的创新能力为南通所用,如何能将这些创新能力更多地聚焦在南通特殊的地区需求上,使得上海创新中心的产业创新成果,更有效、更快捷地植入南通,生根开花,是一个值得南通政府思考及运作的事业。

 组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