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采摘第一朵“蘑菇云”的人,扎根罗布泊三十载,成为共和国铭记的核科学先驱
陈达:一生献给祖国核事业
来源:南通市科协 发布时间:2019-11-01

■丹心照大漠,血汗写艰难;青丝化白雪,情铸边关恋。陈达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命运之中,将一生奉献于我国的核事业,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大漠忠魂。

res04_attpic_brief (1).jpg

陈达(1937-2016),江苏通州人,核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少将。陈达长期从事核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核诊断学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他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7月21日上午10时,陈达追思会、生平事迹图片展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湖校区举行。在砚湖边的树丛中,陈达塑像神情自若,眼角含笑。陈达家人向记者动情回忆了他为祖国核事业奉献一生的经历。

1937年7月,陈达出生于南通一个贫困家庭,历经战争、家徒四壁的他,从小便立下了改变现状、报效祖国的青云之志。

1963年,陈达以优异成绩完成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学业。听了周总理“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后,陈达热血沸腾,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放弃留校工作的机会,和一批大学毕业生收拾行装,来到罗布泊,成为茫茫戈壁的一员。陈达儿子陈伟时回忆,父亲曾对他说过:“爸爸学的是核科学,就应该到基地去。爸爸是国家培养出来的,爸爸不去最艰苦的地方,谁去?”

刚到基地,陈达便投入到准备工作中,他所在的研究室负责采集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经过日夜攻坚,他们终于设计出了一套采样方案。取样前的准备工作是在1964年夏季进行的,艰辛程度难以想象。陈达曾回忆说:“我们于6月底陆续进驻场区,空气温度40多摄氏度,戈壁滩地表温度却高达70多摄氏度,穿军用球鞋都烫脚。中午在帐篷里根本没法休息,每个人都是鼻子出血,嘴唇干裂。到了夜间有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甚至连帐篷都被吹倒了。我们喝的是孔雀河的水,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但河水中含有氯化钾,喝了以后拉肚子,什么药也治不了,只能慢慢适应。戈壁滩上的蚊子更厉害,个头大,大家开玩笑说‘十个蚊子一盘菜’,人被咬了还会过敏。”

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中采集数据,不仅能够判断此次实验是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还将为以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这样艰巨的任务,当时就落在了年仅27岁的陈达身上。陈伟时说,在罗布泊时,父亲累了就在实验室休息一下,睡也只睡两三小时,半个月不回家是家常便饭。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信号。这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当第一颗核弹试验的烟云还在翻腾之际,陈达和战友们穿上厚重的防化服,奋不顾身前去取样。自我国首次核试验至今,陈达参加了其中的大多数。

2001年5月,65岁的陈达来到南航,将他的余生都交付给了这片热土。在南航讲课的这些年,陈达从来都是自己备课,备课本上永远写得密密麻麻。每次讲课,陈达都是以西装领带出场,70多岁仍坚持从头到尾站着讲课,不厌其烦地用粉笔一个个写出推导公式,满黑板的板书工工整整。

2016年7月22日,陈达因病逝世,享年80岁。按照生前遗愿,骨灰安葬在了他曾经奋斗奉献过的基地。

(此稿刊登于2019年9月1日《南通日报》A1、A2版)

责任编辑:严惠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