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她”力量 铸就海洋强国梦
市科协与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庆三八联谊活动
来源:南通市科协 发布时间:2024-03-08

科技巾帼绽芳华,铸就海洋强国梦。3月8日下午,市科协党组书记成媛媛率领科协女同志代表前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共同开展庆“三八”联谊活动,团结引领女科技工作者勇担创新重任,汇聚“她”力量,助力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富有江海特色的现代海洋城市。

微信图片_20240319170224.jpg

活动开始,首先参观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和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江苏省海水鱼类遗传育种2个重点实验室等,深入了解研究所在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平台创新以及海洋渔业种质保存与创新、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等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据悉,研究所设有业务研究室7个,直属科研基地1个,研发中心4个,重点实验室2个,公益服务体系机构3个,专项技术推广、服务点2个。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研究所的女科技工作者们分别介绍了各自在条斑紫菜种质研发、红壳色文蛤和杂交鲷选育等领域的研究课题和最新进展,并就如何助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向市科协提出建议。
   在这些女科技工作者代表中,有多位曾通过科协平台获得过市政府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市青年科技奖以及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对象等荣誉。在行业领域,她们也都是满载荣誉的佼佼者,在各自的科研岗位上永攀科技高峰,将坚韧品质和细腻视角转化为着力破解科研难题的无尽动力,用自身的自立自强撑起科技自立自强的半边天。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爱华,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四十余项。作为全省“挂县强渔富民工程”的首席专家,为江苏沿海养殖产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与培训,在养殖新品种研发、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推广和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方面具有创新性成果,推动了我省海洋渔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淑吟,主要从事海洋贝类的健康生态型培育、种质资源保护与分子遗传学研究。她所研究的“黑鲷种质改良与规模化繁育技术创新应用”项目,基于多年基础研究成果对黑鲷进行种质创新,使得黑鲷的生长周期比普通苗种缩短一年。同时,通过技术集成优化,将土池培育黑鲷苗种密度由每亩几万尾提高到20-30万尾/亩。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监察室主任、研究员熊瑛,是国家海洋局海洋科技创新咨询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库专家,江苏省级海域(海岛)使用论证和海洋环评专家库专家,南通市科技管理咨询专家。主要从事海洋渔业资源与渔场生态保护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农业部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人社厅人才资助项目、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创新计划、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环保专项等。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黎慧,以第二完成人编写了我国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领域第一个省级地方标准《南美白对虾小型温棚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技术规程》,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取得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全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20年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022年入选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是女性科技工作者比较密集的地方,她们为全省海洋水产研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成媛媛说,我市提出“向海图强”,重点发展海洋经济,而渔业水产也是海洋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富民产业。南通在这方面有特别好的基础,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承担了不少研发工作。市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娘家,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了解女科技工作者在研发方面的需求,以便今后更好地为她们服务,同时,也将研究如何与该所联合起来,把海洋科学知识更好地向老百姓进行科普。

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办主任、研究员万夕和,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薛云及科协各部门女同志代表参加了活动。

作者:市科协学会部曹骏菲

编辑:喻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