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院士工作>院士动态
未来已来,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时代
发布时间:2018-01-31

——2017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主题报告摘录

 

技术新体系,引领产业走向新时代

    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

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概念及应用的发展,正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认识这个历史阶段的新使命对一个技术和产业确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相关的目标和任务,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信息技术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起,至今已有70多年。信息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特别关注:融合、数据链、智能。信息技术走到今天,最大的特征是它的技术体系能够和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工业能力融合起来。在融合过程中,应该看到当前的薄弱环节是数据链,今天不管是讲无人驾驶还是讲智能化生产线,还是一个工艺过程的自动化,本质上需要一条无缝的、高质量的、时间系列的数据链。我们要看到智能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的方向,而它背后支撑的就是两条,一条是工业能力和信息能力的融合,第二条是与这项事物相关的完整的高质量的数据链。

最后我要讲抓住关键。对南通来讲,第一个关键是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氛围,有没有创新创业的氛围,要看三个标志:一是南通人有10%到20%的人有创新和创业的欲望和冲动;二是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舆论,就是看社会对创业的鼓励和重视;三是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关键点是企业家,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和环境。

AI: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

一个智能的南通创造了一个智慧的世界。智能是什么?简单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能做什么?简单说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拓展史,更主要是劳动力工具的发展史。

用典型案例介绍一下:先讲讲围棋,Alpha Go战胜世界顶尖棋手,并不算学习进化,围棋脑版本升级速度大于围棋手的段位进化速度。第二个典型案例是驾驶脑,人类司机驾驶技术积累有一个过程,而驾驶脑版本的速度像围棋脑一样远远大于人类的速度。有人担心,人类是不是要被人工智能统治了。我觉得,不用担心,但对科学对人工智能要有敬畏之心。此外,我们要把智能的内涵弄清楚。简单说有四大块,即:脑认知基础、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学科知识工程。

我的观点是,人工智能以润物无声的柔软改变整个世界。创新驱动、智能担当,正面解决现实问题是新一轮人工智能的起点和动力源头。当前人的素质和智能产生的大数据,正是训练机器人素质的前提条件。机器人将成为人类认知自然与社会、扩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侣,将改变人的生产活动。它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系统起到加速器的作用,机器人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和互联网在过去几十年间对世界的改变。

红外光谱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陆卫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最主要的一项研究就是红外光谱信息技术,目前形成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全创新链的研究框架和体系。

进入新时代,红外光谱遇到人工智能后,产生了一些让人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我们眼睛可以感知到的叫做可见光,但波长比可见光更长的光,眼睛感知不到,这就是“红外”。红外光谱探测技术,就是创造一副智慧的眼睛,这个眼睛可以看得清、也能辨得明。如果把它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就能从“慧眼”看天下走向“慧眼”识天下。

如果把多元的遥感大数据加上多种空间高分辨率、高光谱合在一起,就为发展相应的人工智能提供了最前端的数据基础,也一定能够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好“慧眼”的工作,把光电仪器研发平台建设,放在南通这里的研究院做。我们希望这样的一个感知研究院能够聚焦应用,并实现创新技术的转化,跟企业密切结合,最后服务于南通。同时我们希望,这只“慧眼”能上天入地,在智能安防、智能医学等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希望能够将智能和南通建筑业有效结合。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

我要谈的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到终端产品的应用,相应的配套是装备和材料。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对外依存度仍然很高,进出口逆差巨大,与国外企业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机遇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14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公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的市场巨大,拥有各种产业政策的机遇。很多新兴热点,比如物联网包括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可穿戴装备、智慧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都是集成电路的市场机遇。

最后给南通提几个建议。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市委、市政府要树立长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制定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要创新体制机制;要开展国内外各种企业间的合作;要加强与各类资本的合作;要优化和完善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集成电路是中国产业的基石,做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任重道远。

人工智能推动产业智慧升级

腾讯副总裁、腾讯开放平台部总经理侯晓楠

上周腾讯刚刚过了19岁生日。一直以来,腾讯是受益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企业。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让技术越来越贴近人性。从最开始只能输入命令行,到有了图形和鼠标,到直接用手触摸,到用语音进行交互,越来越贴近人认知的传统行为。腾讯的技术随着产业发展和用户认知不断迭代。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腾讯人工智能的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腾讯对人工智能坚持长期投入的思路。人工智能发展并不是昨天开始,已经发展60多年时间,是一个不断线性积累和增长的过程,我们对于人工智能投入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个观点,人工智能是一个基础能力,是未来产业“水”和“电”。我们把人工智能融入到很多产品的细节里面。我们有一个微信语音转文字功能,就是人工智能在细节上的体现。我们的优图实验室做了一个“军装照”,能将用户照片合成军人形象,在朋友圈里不断被刷屏。

第三个观点,人工智能应该是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和谐发展和谐融合。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我们希望把人工智能赋能到不同产业,包括医疗、金融、智能制造等领域,使之真正能够伴随人类发展的步伐。

今天听陆书记讲到南通的未来规划,我们看到很多垂直的场景都可以跟腾讯的人工智能做结合。最后感谢南通市委市政府对腾讯大力支持,也希望未来可以和南通有更多更紧密的合作。

智能感知时代的半导体创新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曦

我这里谈一下在智能感知在物联网时代的半导体创新。感知信息技术是智能时代非常重要的基础。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器件或者物体被连接起来,其数量远远大于人的数量。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设备市场将达到2200亿美元。

无论是物联网或者是人工智能都离不开半导体技术的支撑。物联网离不开传感器,物联网时代将推动传感器飞速发展。我们过去几年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搞一个创新型的机构叫做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它的目标是把我们搞的很多传感器的基础研究变成产品。

这里稍微介绍一下高端硅基材料SOI晶圆片,这个芯片有很多优势,成本低、功耗低。我一直在国内鼓吹SOI技术,希望可以发展成中国赖以依靠的主流工艺。

接下来我想说说硅光子。光子替代电子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要求处理的数据太多了,电子已经跟不上了。不仅是产业的需求,同时这也是战略制高点,无论从战略上讲,还是经济上讲,硅光子技术,是下一波很重要的风口。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在南通成立了一个中科院南通光电工程中心,想把上海的技术研究在南通平台化,把硅光子的先进技术在南通的落地生根,实现产业化。祝愿通过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南通发展走向更新的境界。

(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此稿刊登于2017年11月20日《南通日报》A2版)

责任编辑:严惠慈